【字体:      】  打印
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佳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6108280002/201706-00402 发文字号 佳政办发〔2017〕48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17-06-02
标   题 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佳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机构 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 公文时效 有效

  
各镇人民政府、佳州街道办,县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
《佳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1日
佳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一系列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根据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榆政办发〔2017〕22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系列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目标,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重点,以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农业投入减量、生产过程清洁和生态循环农业为手段,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创新发展,探索建立适合我县实际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和管理模式,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全县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3.5万亩,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0%以上,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全县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全县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推广沼肥高效利用栽培模式面积0.5万亩,规模化畜类养殖场区配套建设废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75%以上,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源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三、工作实施任务
(一)农业节水,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完善以灌溉节水、旱作节水和水肥一体化为重点的农业节水工程措施,实施农田节水战略,大力推广农田节水各项新技术新模式,提高灌溉水、自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和综合效益。我县多为丘陵沟壑区,主要推广旱作节水技术,推广农机、农艺和生物技术节水措施。合理安排耕作和栽培制度,选育和推广优质耐旱高产品种,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大力推广深松整地、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地膜周年覆盖技术、旱地覆草和秸秆还田、选用抗旱品种等旱作节水技术,节水保墒营造土壤大水库,提高土壤保蓄水分的能力。
(二)实施化肥减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一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进行测土配方的筛选和优化,在对常规施肥区、优化施肥区、综合优化施肥区的土壤进行检查分析,确定肥力水平,按照不同模式优选配方,进一步优化用肥结构。二是开展化肥减量试点。因地制宜推广应用配方肥、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料等施肥技术,促进减肥增效。三是不断开拓有机肥源,增施有机肥。在畜禽养殖粪污资源比较充足的种植区域周边,通过提高沼肥沼渣的配送能力等方式,充分利用养殖肥源;在秸秆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减少化肥用量;在条件适宜的园区推广种草还田技术,通过间作、轮作、休耕、覆草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水肥利用效率,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质地,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通过化肥使用减量化、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氮、磷流失。
(三)实施农药减控,治理农药残留污染。一是强化高毒、高残农药源头监管。全面建立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实现高毒农药从生产、经营到使用全过程的无缝隙监管。加大禁限用高毒农药清查力度,杜绝甲胺磷等国家禁用农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开展农药等投入品包装回收工作,统一规范管理,鼓励生产、经营农药、化肥等企业农资店回收包装废弃物。二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搞好高毒农药代替工作,逐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三是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以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为重点,协调运用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措施,集成推广以生态区域为单元、以农作物为主线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依托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新型农药经营主体等,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推进植保社会化服务进程。以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重点,鼓励开展整建制、全承包统防统治服务作业,提高科学用药、精准用药水品。四是建立农企共建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示范基地。积聚农业部门和企业优势资源,联合开展技术集成、产品直供、指导服务,集成示范一批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加快绿色防控产品、高效低毒农药、现代植保机械及科学用药推广应用,示范带动病虫综合防治,促进农药减量控害。五是加快敏感区域和大中型灌区综合建设,要利用现有沟、塘、窑等配置水生植物群落和透水坝,建设生态沟渠、污水净化池塘、地表径流集蓄池等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
(四)实施清洁生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一是加强地膜污染防治。对地膜使用量大、残留严重的镇(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使用0.008毫米以上的地膜和以旧换新,从源头保证农田残留膜可回收,并且对加厚地膜使用、回收加工利用给予补贴。开展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扶持地膜回收网点和废旧地膜加工能力建设,通过建设地膜回收网点和加工工程,逐步健全回收加工网络,创新地膜回收与再利用机制,提高废旧地膜处理利用率。二是实施重金属污染修复。以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为重点,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源头防控、农艺修复、化学钝化、植物萃取等相关技术。在轻度污染区,通过灌溉水源净化、推广低重金属积累品种、加强水肥管理、改变农艺措施等,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
(五)实施资源高效利用,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一是稳步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及清洁能源生产,调整结构,优化服务,重点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推进规模化沼气工程建设和有机肥加工厂建设。选择具备条件专业化企业开展规模化沼气集中供气试点。提高农村能源化社会服务水平,健全稳定农村能源管理和服务队伍,通过加强服务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沼渣沼液的商品化、肥料化利用水平和沼气工程的生产率、使用率。二是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秸秆精细还田、秸秆青贮微贮氨化、秸秆热解气化、秸秆养殖食用菌等技术,配套建设秸秆收贮体系。
(六)实施畜禽污染防控,推进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全面落实畜禽禁养、限养制度。2017年底前,畜禽养殖禁养区内所有养殖场全部搬迁完毕,限养区内所有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全部到位,达标排放。二是全面落实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制度,推行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制度,切实提高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三是坚持种养结合,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按照“农牧结合、林牧一体”的原则,积极推进以草(料)定畜、以地定养。四是坚持科学防控,严格达标排放。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执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控技术措施,重点对现有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积极推行雨污分流、干清粪、沼气发酵、有机肥生产、抵抗养殖等养殖污染综合防控技术。五是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探索建立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和收集体系建设。
(七)实施生态循环农业创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在全县选取部分代表不同区域特点的园区、企业、生产基地,大力推行农业清洁生产、标准化生产,组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开展示范创建。一是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基础较好的示范县取经,学习他们的产业布局、技术模式、科技支撑、服务设施和配套政策等一系列的统筹规划措施,然后构建适合我县的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休闲相协调的生态循环农业。二是依托各类现代农业园区,以各类新型经营组织为实施主体,合理布局生态循环产业和生产模式,形成区域中循环,创建示范区。三是以农产品生产加工、肥料饲料、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企业为主体,以集约化投入、清洁化生产、循环化利用、无害化排放组织生产、加工和供给,实现企业小循环,创建示范企业。四是选择生态环境好、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的农业生产基地,集成推广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八)加强监测网络建设,推进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一是建立健全各类监测网点。根据不同区域特点,设立地膜残留、土壤养分流失、秸秆综合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产排等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点,对农业生产废弃物排放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对肥料、农药流失量、农残膜留量、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物排放量等进行产排量核算,为确定农业面源污染产排污系数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依据。二是积极开展综合防治示范。按照“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思路,强化源头管理。以农业标准化生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等重点项目为抓手,积极组织开展重点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和综合防治实验示范技术推广工作,我县主抓1-2个综合实验示范样板点,完善防控措施,总结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新模式。到2020年,建成县级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    
四、保障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技术性极强的工作,且涉及多行业、多部门,必须强化统一组织领导和分工负责,强化工作落实,明确责任,通力合作,形成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合力,确保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应有的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县农业局牵头,县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副县长贾浩飞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县农业局局长王治斌任副组长,县发改、环保、财政、水务、畜牧、农机服务中心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农业局。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部署工作重点。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纳入节能减排和和环境治理的总体安排,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的工作合力。
(二)建立责任制,把工作落到实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县农业局负责各项工作统筹协调和农业节水、化肥农药减量、秸秆综合利用、农膜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县环保局负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县发改局负责制定有利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县财政局负责落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检查和监督;县水务局负责农业节水和敏感区域、大中型灌溉区建设;县畜牧局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县农机服务中心负责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淘汰老旧农机具和开发、生产、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结合当地实际,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目标,建立目标责任制,制定方案、细化分工、强化协作,确保防治工作稳步开展。
(三)加强制度建设。为确保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成效,加快完善我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员制度、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年度承诺与报告制度、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等四项制度建设。要把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任务,纳入各镇(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党委、政府及各部门、各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承诺、监督、报告、考核制度有效落实,使“四项制度”成为全面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措施。
(四)强化宣传舆论引导。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是一项较新、面广、技术性强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媒体网络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懂政策、守法规和有技术知识的先进典型,提高广大群众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意识与技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科学普及、舆论宣传和技术推广,让社会公众和农民群众认清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本质和危害,切实提高农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力宣传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意义,推广普及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污染防治措施,广泛开展印发有关技术资料、科技下乡和实地指导等活动,使广大农民和农业从业人员了解掌握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知识,让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参与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中。加强与媒体互动,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畅通公众表达及诉求渠道,充分保障和发挥社会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监督作用,为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公众参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抄送:县委,人大,政协,纪检委,人武部,法院,检察院。
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1日印发
共印1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