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  打印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4-03-06 10:03    浏览次数:次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19日在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佳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生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县困难较多、压力较大的一年,也是全县经受考验、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经济形势和繁重艰巨发展任务,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科学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影响,认真贯彻中省市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迎难而上、负重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56亿元,增长8.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26亿元,增长32.7%;实现财政总收入1.39亿元,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205万元,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10元,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7254元,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51亿元,增长2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亿元,增长15.7%;各项存款余额27.25亿元,增长22.6%;各项贷款余额10.7亿元,增长31.8%。全县经济社会呈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一)榆佳工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园区建设再掀高潮,被省中小企业局批准为省级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集中区。规划方面,修订完善了园区总体规划及环评,编制了园区产业规划、王家砭新镇总体规划,完成了一、二、三期控规、榆佳新城起步区修建性详规和芹涧沟生态水景、工业大道二期、园区环城道路工程设计,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柳园路、华创路、长兴路、天宝路完成路基工程,榆佳大道、园区九路、园区环城路南线一期工程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园区道路路网基本形成;工业大道绿化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园区供水工程1、2号水源井建成,管线工程已与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签订BOT模式框架协议;供电工程110千伏变电站建成;园区新征土地400多亩,储备生产建设用地20多平方公里并正在调整配套规划,园区供热、供气、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项目加快推进。产业项目方面,省有色天宏新能源多晶硅项目与美国公司初步达成合作协议,项目设计等前期工作正在推进;天宝日处理100万方天然气液化项目完成厂房主体和设备订购;恒生镁业1万吨金属镁、1万吨镁合金以及配套30万吨兰炭生产线建设项目启动实施;华创1×3万KW机组发电项目完成场平、打井、防尘网等建设工程;万达新能源物流园天然气液化集装站项目完成场平;恒源120万吨真空盐项目正在进行场平等前期工作;佳县汽车检测线、大宇塑料再生项目主体建成;榆佳科技产业孵化中心、明盛服装等项目全面推进;东冠化工、中元纯碱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目前,园区累计完成投资30多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6240万元,同比增长7%。

  (二)现代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76万亩,粮食总产量14.41万吨。新栽枣树2.9万亩,补栽枣树3.4万亩,改造低产枣园5.9万亩;新栽核桃21782亩、果树3015亩,山杏嫁接2000亩;完成地膜玉米种植10.3万亩、小杂粮标准化生产基地3万亩,实施百万亩高产集成技术推广工程18.9万亩。东奥5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建成投用,已出栏生猪1.2万头,全县牛、羊子、生猪、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9万头、42.9万只、29.3万头、68.2万羽,实现畜牧业总产值4.5亿元。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全县共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6家,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0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2个,劳务输出5.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8亿元。启动整村推进项目15个乡镇31个村,实施世行五期项目45村53个。完成通村公路建设196公里,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56处,新建改造提升基本农田1.85万亩,发展节灌面积3000亩,新建沼气池1000座,推广太阳能灶800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三)旅游文化产业再创佳绩。扎实推进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县工作,持续加强白云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新栽松树8万株、落石治理、道路维修工程全部完工,民俗文化园、木雕艺术展览馆、道教文化博物馆、白云山大酒店完成主体工程,白云山景区整体功能进一步提升。完成了赤牛坬民俗博物馆、石佛堂禅寺等景点工程,东方红阁开工建设,木头峪古民居保护开发项目开展整体规划提升设计。参加了第六届陕西旅游商品博览会,在凤凰网开设佳县旅游示范县创建专栏、《陕西旅游》杂志开辟专刊,通过航拍制作了佳县旅游宣传片,成功举办了秦岭与黄河、白云山与楼观台对话活动,完成了白云山庙会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工作,编印出版了《白云神韵-白云山道教音乐图典》,完成了红色旅游普查工作,积极申报全国红色旅游线路,全方位宣传佳县旅游。全年接待游客2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40%。

  (四)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60个,总投资386亿元。目前完工15个,在建38个,7个推进前期工作。榆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神佳米高速公路神木至佳县段开工在建,红色旅游路、沿黄公路路基工程全部完成,其中神木界碑至木头峪段建成投运,官石路建成投运,地方道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15亿元。市上安排振南项目11个,投入扶持资金6129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凌云鼎广场建设及周边城墙保护维修工程完成,粮食储备库、中天大厦、金龙大酒店、县城新污水处理厂主体建成,县城新垃圾处理场进展顺利。坑镇列为市级示范重点镇,赤牛坬村列为市级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并成功入选农业部“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499万元。同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西洽会、煤博会等平台,引进项目16个,总引资额达127.14亿元,累计到位资金8.24亿元。

  (五)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紧抓“三年植绿大行动”机遇,全力打造绿色生态佳县,投资2827.6万元构建千里绿色长廊,

  春季植树造林8万亩,实施森林抚育补贴试点4万亩,千村万户绿化工程15村,形成千亩以上果业经济林4处。扎实推进水保生态治理,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66.4平方公里,新建加固维修淤地坝120座,完成高阳湾水库放水设施改造工程,建成佳芦河河堤治理王家砭段主体工程。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氨氮分别削减3.8%、3.07%、2.31%、2%,圆满完成污染减排任务。佳芦河入黄河口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面启动了“四城联创”工作,县城大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0天。

  (六)民生工作不断加强。新增财力100%用于民生,民生支出达6.3亿元,增长7.25%。“惠民十件实事”件件落地,屈家庄至木场湾7.8公里市政道路改造、县城供水扩改建工程、城区社会治安电子防控体系工程建成投运;县城第二幼儿园、中医院门诊楼、400套廉租房主体建成;园区1596套集中移民住房、县中心敬老院达到正负零零以上;县城气化工程实现供气2000余户、34个单位;园区3000套限价房完成地块确定、设计招标等前期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从我县人才库中招考220名大学毕业生聘用到有关事业单位,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新聘畜牧兽医类大学毕业生11名,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090人,农村居民进城落户8102人,发放创业促就业小额贷款3220万元。扶贫办、妇联、慈善协会等单位筹资268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734人。乌镇敬老院建成投用,已入住42人。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55%,城镇居民参保率达到9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9.9%。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五保、救灾、临时救助、一站式救助、医疗救助等保障资金12620余万元,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障全覆盖。保障房建设与扶贫开发进展顺利,目前全县已建成保障性住房658套,限价商品房316套,发放租金补贴1959户,补贴资金335万元,发放农村危房补助资金1177万元。全年搬迁扶贫人口200户760人,脱贫12000人。同时完成了2011年度187户移民搬迁任务,2012年城区扶贫移民搬迁住房420套建成,王家砭高武沟集中移民住房120套主体建成。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0万元,补贴农机具1152台(套),通过“一卡通”兑现惠农补贴资金8000余万元。全年免费发放碘盐800吨。

  (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为佳县中学新聘名师9名、免费师范生和师范专业硕士研究生6名,其他学校新招聘师范类大学毕业生44名、幼儿教师26名。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发放寄宿生活补助553万元,投入“蛋奶工程”和“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706万元。佳一中宿办楼建成投用,佳中宿办楼主体建成,维修改造了5所乡镇中学校舍,新建了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和1所县城幼儿园,13个乡镇中心小学建起附属幼儿园,34个布点学校增设幼儿园,全县基础教育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在校生总数1.6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4%,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0%,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前移2个位次。医疗计卫工作不断进步,新招聘医学类大学毕业生57名,设立县级公立医院以奖代补基金300万元,建成了县级两院和4所乡镇卫生院“四级远程会诊”信息系统。完善了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强化了重大疾病防控工作。计生“创国优”通过初验,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5.96‰。文化事业亮点纷呈,佳县古枣园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佳芦镇张庄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佳县庙宇营造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佳县手工造纸、佳县唢呐被列入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城乡文化阵地建设力度加大,“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率达到100%,放映农村公益电影8226场,安装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2.2万套,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八)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断完善“三位一体”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全年受理来信来访256批2157人次,成功化解了七十年代宣传员、友谊煤矿和李润山煤矿工人群体上访案等多起信访积案,实现了“一控三降”目标。依法处置了上高寨乡陈泥沟村聚众非法阻工事件,有力地保障了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加强“平安佳县”建设,严厉打击严重违法刑事犯罪活动,群众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3.64%。食品基本品种抽检合格率达到100%,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年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4起,同比减少3起,下降17.64%。

  过去的一年,我们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科学理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简会议、精简文件、精简审批事项,清理行政许可事项25项、规范性文件18件,全县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工作顺利完成,政府运行机制体制进一步规范。清理超标超编配备公务用车、超标占用办公用房,从严控制会议经费和接待费用,行政效能不断提升。扎实推进“绩效问责”工作,履职履责机制进一步健全。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面落实“一岗双责”,“三公经费”下降18.6%,廉政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主动与政协讨论协商重大事项,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件、政协委员提案49件。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成效明显。双拥共建活动取得新成果,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国土、司法、统计、消防、物价、工商、质监、气象、金融、邮政、通讯、档案、人防、老龄、残联、宗教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辛勤努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县人民,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佳县建设和发展的驻佳部队官兵、驻佳单位的同志们和在佳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深知,佳县正处于创新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农业产业层次不高、工业产业链条不长、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现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支撑产业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缺乏税源型骨干企业,发展后劲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企业和社会投资更加审慎,融资难度进一步增大,加之土地、能耗、环保等发展要素日趋从紧,使我们在招大引强、招小引优方面更为困难,依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面临严峻考验,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任重道远;三是民生需求与财政投入的矛盾日益凸显,群众利益诉求更趋多元,用地难、拆迁难、融资难问题尚未突破,一些项目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债务风险依然存在;四是机关服务意识、工作效率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奢侈浪费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勤政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是长期任务,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此,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预期目标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更是打造佳县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一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总体形势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经济形势异常严峻,完成全年经济任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纵观国际国内,世界经济形势更加复杂,经济复苏仍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全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我市煤炭十年黄金期已经结束,民营企业仍然没有完全走出民间借贷危机的阴影,省市地方财政减收明显,向上争取资金的难度很大。特别是我县赖以翻身造血的重大项目推进缓慢,在建的神佳段高速公路投入总量不大,完成今年财政收入任务困难巨大。但我们更要看到,党中央就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推进城镇化作出全面安排部署,改革红利、内需潜力和创新活力将叠加释放,必将成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主要“引擎”;我省已进入“四化”同步加快发展新阶段,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形成了一些强劲增长点,经济发展处于上升通道;一批拥有世界领先技术且投资超百亿元的重大项目落户榆林并陆续建成,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随着吕梁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全面实施,榆佳高速、沿黄公路建成通车,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全县瞩目的省有色天宏新能源多晶硅项目已与美国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今年要全面上马建设,省市对佳县高度重视,全县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局面进一步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和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我们既要保持清醒头脑,提振信心,鼓足干劲,趋利避害,科学应对,综合施策,更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奋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按照县委总体部署,今年全县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围绕“中国有机红枣名县、西北旅游文化强县、陕西新兴工业大县”目标,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总基调,抓改革、促转型、强三农、推统筹、惠民生、优生态,全力推进“工业强县、产业富民、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大战略,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力打造佳县经济升级版,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县人民。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议今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9%,达到4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3%,达到6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7%,达到900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4%,达到2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达到82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4%,达到6.6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9‰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实现预期目标,必须重点把握以下原则:

  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促进科学发展。坚决破除单纯攀比增长速度陈旧观念,把主要精力放在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上来,以更大的气魄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以更高的智慧推动经济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以更自觉的行动保障和改善民生,用科学政绩考核指挥棒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更加注重项目带动,促进跨越发展。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载体,今天的项目建设,就是明天的产出效益,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抓住项目就抓住了发展,没有项目就没有跨越。必须把项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来抓,积极筹划新项目、争取好项目、引建大项目,以项目拉动投资、改善设施、集聚人才、推动创新,实现项目兴县。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充分看到改革蕴藏的巨大潜力、体制机制变革包含的强劲动力、科技创新提供的强大支撑,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用改革的眼光审视所有工作,坚决革除不合时宜的思想、方法和制度,着力实施思路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以创新破解瓶颈,聚集要素,推动跨越。

  更加注重作风转变,促进务实发展。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动问政问计问需于民,善于从群众和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务实从政、积极担当,多做使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坚持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良好的政风取信于民、推动发展。

  三、2014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八项重点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榆佳工业园区建设,做好工业强县。

  进一步推进园区产业建设。省有色天宏新能源1.8万吨光伏级多晶硅、1500吨微电子级多晶硅、1000吨硅烷气项目年内完成部分厂建,全年实现投资34.7亿元,设备订货完成80%,办公区和生活区建成投用;天宝100万方天然气液化项目要于11月份建成投产;恒生镁业1万吨金属镁1万吨镁合金以及配套30万吨兰炭生产线、大宇塑料再生、佳县汽车检测线项目上半年建成投运;恒源120万吨真空盐要完成厂房主体和设备订购,实现投资2.6亿元;华创60万吨兰炭及尾气配套1×3万KW机组发电、万达新能源物流园天然气液化集装站等项目,年内完成厂建和部分设备安装;东冠、中元60万吨纯碱、120万吨真空盐项目要完成工业设计及基础设施建设,组建专门班子加快半坡山井田路条争取和核准步伐,推进苏盐集团盐化工项目完成前期工作,继续完善园区规划,依法清理园区闲置、低效利用土地。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亿元,年度投资总额达到50亿元。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认真贯彻落实《佳县扶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实施意见》,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力争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新增从业人员1000人。完善佳县“亿元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中小企业名录库建设,大力实施“百家成长、千家培育”工程,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亿元、增加值6.2亿元,分别增长4%、5%。

  二是突出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做好特色富民。

  精心打造佳县红枣产业园区,创新园区发展模式,抓品牌、建基地、深转化、扶龙头,组织科技力量攻坚,着力解决红枣病虫害等问题,做大做强佳州千年油枣品牌,促进提质增效。新栽红枣1万亩,低产枣园改造6.1万亩。充分发挥益民、陕北红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狠抓精深加工,围绕“食品-营养品-补品-药品”大力开发适应现代人消费理念的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拉长红枣产业链,实现多环节增值。陕西红枣交易中心、红枣专家大楼、榆佳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年内建成投运,陕北红红枣发酵果酒生产项目完成冷库、红枣干制品生产线、1.2万亩有机红枣基地建设任务,益民红枣保健醋、大枣多糖项目、补血剂产业化项目及佳县红枣博览馆项目完成场建主体。提升益民、东奥现代农业园区功能,争取陕北红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打造红枣采摘园,举办红枣采摘节,不断提升佳县红枣知名度和美誉度。

  创新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家庭林场,支持种养殖大户,重点支持大棚蔬菜、瓜果项目,加快山地苹果、纸皮核桃、脱毒洋芋、优质小杂粮等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建设,全年争取流转土地3万亩集中建设精品枣园和大棚蔬菜。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76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4万吨,完成全覆膜玉米种植2万亩,栽植核桃5000亩、山地苹果3000亩。大力发展以舍饲养殖为主的庭院养殖业,发挥好东奥生猪养殖项目引领带动作用,切实搞好封山禁牧,全年人工种草3万亩,实现畜牧业总产值5亿元。

  大力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围绕城乡供水、农田水利、水保生态、防洪减灾4大体系,完善县城供水系统改造工程,解决65个行政村1.8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造提升基本农田1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平方公里,开工建设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新建加固维修大中小型淤地坝120座;完成佳芦河王家砭段堤防工程,争取开工建设佳芦河县城段堤防工程、金明寺河山洪沟治理工程,完成通村公路改造100公里。

  三是突出抓好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做好旅游活县。

  深化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县工作。认真完成年度项目建设任务,持续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完善相关配套建设,提升旅游产业服务水平,争取年底前完成初验。

  提升白云山景区建设。启动国家AAAAA级景区创建工作,新栽常绿大树1万株,白云山大酒店、民俗文化园、木雕艺术展览馆、道教文化博物馆、神路沟生态综合治理、滨河公园、道教文化长廊、生态停车场、东升停车场、东升牌楼、游览车、白云山景区污水管网提泵站、垃圾集运站等项目年内要建成投运,加快推进白云山道教学院、白云台、景区提升规划等项目。

  加快“佳州风情两日游”精品线路建设。围绕宗教文化民俗游、晋陕峡谷黄河风情游、千年红枣生态游、红色革命教育游四大旅游板块,加强宣传促销,持续打造魅力佳县旅游品牌。重点推进东方红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完成东方红阁主体工程,争取开工建设东方红纪念馆、东方红大剧院、东方红生态停车场、东方红文化广场;红色旅游路、云岩寺停车场建成投运,云岩寺景区扩建山门、步道、雕塑等项目完成设计等前期工作;黄河漂流、白云山-香炉寺索道工程完成项目设计和招商引资。

  实施文化产业带动战略。挖掘道教文化、民俗文化、黄土文化和红色文化,打造佳县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和旅游纪念产品,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产业水平,带动县域经济整体发展。争取年接待游客3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5亿元。

  四是突出抓好城镇化建设,做好城乡统筹发展。

  抓住中省市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全力争取我县6大类17小项95个项目逐年立项落地,建立城建融资平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稳步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8.5%。

  大力推动老城区升级改造,完成县城屈家庄至木场湾大桥7.8公里段市政道路的绿化、亮化、净化、文化墙打造等工程,实施暴家坬三岔路口经沟沟渠至新污水处理厂等4条市政道路管网改造工程,建成暴家坬等3处农贸市场,县城新污水处理厂、新垃圾处理场、二级客运站建成投运。开辟城区公交线路,启动县城公交营运,方便群众出行。完成剧院、县城中心广场改造、西盘城路等项目前期。全面开展“四城联创”工作,完成省级卫生城市创建任务。

  持续推进榆佳新城建设,认真实施王家砭国家发展改革试点镇项目,1596户集中移民搬迁房、300人中心敬老院、新城幼儿园要建成;3000套限价商品房、新城小学、中学、医院要加快项目前期;开工建设园区供水工程、110千伏朱家坬变电站及王家砭—朱家坬—张庄输变电线路,柳园路、华创路、长兴路、天宝路、工业大道二期1.9公里市政道路建成投运,稳步推进榆佳大道、园区九路、园区环城路南线一期、园区供热、供气、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市政配套项目,努力打造成现代、宜居、生态的产业新城、创业高地、幸福家园。

  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城乡规划全覆盖,持续推进“两城两轴三重镇二十社区”城镇体系和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示范城镇带,按照统筹规划、产业支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高标准、高品位抓好小城镇规划,积极破解土地、资金、人才、产业等方面的难题,全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努力使小城镇成为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消费中心、生产要素集散中心、“三农”服务中心、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中心。坑镇、赤牛坬村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全县全年实现农村居民进城落户8500人。

  五是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做好项目带动。

  落实好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引资制度,面向产业转移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采取政策招商、产业招商、企业招商、区域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做好20个重点项目推介招商,提高招商水平和招商实效。营造服务优、效率高、发展快的投资环境,确保在谈项目顺利落户,落户项目按时投产,投产项目顺利达标,全年引进项目资金130亿元,到位资金9亿元。

  继续实行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切实做到一个项目一个工作组,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工作时限,采取针对性措施,千方百计落实开工条件,力争项目尽快落地,确保每个项目有人抓、有人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全年计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69个,其中新建31个、续建38个,省级重点项目1个,市级重点项目2个,总投资331.85亿元,计划完成年度投资89.98亿元。沿黄公路7月底前完成木头峪至螅镇段路面硬化实现全线贯通,神佳路凉水井至王家砭段完成升级改造,神佳米高速公路神佳段年底前完成路基工程,争取实施佳米路暴家坬至刘山段整治工程。

  六是突出抓好生态建设,做好优化环境。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大力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全面推进“三年植绿大行动”,在境内主要道路、河道两侧和重点区域实施造林绿化,广泛开展村镇绿化、庭院绿化,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启动实施15.1平方公里的国家森林公园项目,推进2.88公里滨河大道绿化、县城主街道及石坬绿化工程,全年完成植树造林5万亩,全县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5%。

  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持续推进生态乡镇、村庄创建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今年争创1个省级生态乡镇,完成1个生态乡镇、6个生态村庄创建任务,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加强节能环保工作,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一票否决制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持续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大力构建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加快形成良好自然生态、高效经济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满意度。全年二氧化硫削减1.2%、氮氧化物削减8%、COD削减1%、氨氮削减1%,县城大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0天以上。

  七是突出抓好社会事业,做好民生建设。

  认真办好惠民“十件实事”。①筹资5000万元,完成三岔路口—申家湾大桥—污水处理厂全长5公里、木场湾—污水处理厂1.36公里的市政道路改造工程。②筹资300万元,更新延伸县城供水管网6.5公里。③筹资2000万元,延伸城区供气管网,力争供气率达到75%以上。④筹资2000万元,完成县城绿化、亮化工程。⑤筹资1500万元,新建沟沟渠、榆佳新区、通镇第二幼儿园。⑥筹资700万元,新建佳县社会福利院、佳芦镇敬老院。⑦筹资1300万元,完成康家港等5个乡镇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及周转宿舍项目工程,新建42个村卫生室。⑧筹资1000万元,新建暴家坬、古城街、沟沟渠三处农贸市场。⑨筹资800万元,新建8处水洗厕所。⑩筹资200万元,投放6辆公交车开展县城公交营运。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大投入,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分流学校富余人员,严格实行校长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持续推进“名师工程”,给佳中招聘20名全日制一本以上师范类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新招聘小学、幼儿教师50名,抓好中小学标准化工程建设,新建3所幼儿园,佳中综合楼、佳一中教师周转房建成投运,王家砭中学教师周转房完成主体工程,认真落实城乡免费教育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切实解决学生上学难问题。 

  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围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给县医院和中医院招聘20名全日制二本以上医学类大学毕业生,加强在职人员培训,提高诊疗救治水平。完成康家港、方塌、朱家坬、乌镇、通镇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及周转宿舍项目建设,新建42个村卫生室。做好重大疫病的监测防控工作,提高突发公共医疗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食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完善机制体制建设。大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基地2个,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搞好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发放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30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00人,劳务输出5万人、劳务收入4亿元。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做好新农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扩面筹资工作和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工作,全县参合率达到98.55%。 

  关爱弱势群体。成立特困职工救助中心,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助学、助残和献爱心活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全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抓好保障房建设和管理。新建200套保障房,完成南湾保障性住房项目小区给排水、电气、热力及挡护墙工程。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00户。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启动吕梁山片区项目,实施好31个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和世行五期项目。

  狠抓人口计生工作。巩固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先进服务县成果,进一步落实计生政策,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

  大力发展文体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抓好农家书屋、健身器材、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活跃城镇社区文化和农村广场文化,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等活动,加快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步伐,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八是突出抓好社会管理,做好和谐社会建设。

  认真落实信访工作“一岗双责”制度,完善重大决策信访风险评估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依法、及时、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加强金融组织监管,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及时疏导网民情绪,正确引导网上舆论,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大力推进平安佳县建设,重点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团伙犯罪、“两抢一盗”、黄赌毒等犯罪,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完成县消防中队投勤任务,有效提高防控火灾、抢险救援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积极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人民寄予厚望,政府肩负重任。我们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凝心聚力,克难奋进,狠抓落实,努力以优良的作风和更大的作为,推动佳县加快发展。

  (一)打造服务政府,提高政府执行力。各级干部要强化为民宗旨和执行理念,把狠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生命线,主动深入基层接地气、聚人气,“用脚步丈量民情”,能进群众门、能认群众人、能说群众话、能知群众事、能解群众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缩短流程链条、简化办事程序,实行“一个窗口、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强力推行“马上就办”,让群众少跑路、少受累,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全程代理制、失职追究制,集中治理“庸懒散”,下硬茬整治“吃空饷”,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建立健全企业评议经济管理部门和基层群众评议民生服务部门制度,倒逼各级、各部门更好地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二)打造有为政府,激发政府创新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按照省市部署稳步推进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的行政体制改革、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以维护公平正义为根本的社会领域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在发展中破解遇到的一切困难;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精神状态,当前,我县正处在爬坡过坎、奋力赶超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坚持信心为先、合力为重、实干为要,在困难中坚定信心,在危机中寻求智慧,在改革中寻求创新,在开放中寻求突破,提振精气神,聚集正能量,抓落实、办实事,不懈怠、不拖沓;要敢于担当,以对佳县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不计较、不埋怨、不回避,只要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项目建设就敢负责、勇担当,充分调动和运用好各种资源,尽心尽力解决好关乎群众生产生活的切身利益问题,完善考核方式,强化结果运用,加大问责力度,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打造阳光政府,提升政府透明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强化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深入推行政务公开、“三公经费”公开、公共政策、社会公益事业、财政预算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完善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机制,着力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法检两院司法监督和审计监督,广泛接受舆论、网络和社会监督,不断提高人大、政协建议提案的办理质量;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凡政府出台的政策和承诺的事情,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切实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引导广大公民诚实守信、务实崇信,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打造廉洁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注重加强政府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教育,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加强用人、用钱、用地、用权等方面制度建设,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加强预算执行、经济责任、政府投资项目、专项资金和惠农资金的审计监督,进一步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的观念,认真落实 “八项规定”, 厉行节约,降低公务活动成本,从严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支出,重点保民生、保运转,把有限的财力和精力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地方,用在改善民生最迫切的地方,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发展所带来的实惠;全面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规定,反对官僚主义当好人民公仆,反对自由主义严守政治纪律,反对形式主义坚持脚踏实地,反对党八股改进文风会风,反对铺张浪费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腐化堕落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乱、管好下属不掉队,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真正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党风政风,树形象,聚民心,促发展。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佳县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埋头苦干,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推进佳县“赶超发展、转型跨越”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BOT模式: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2.红色旅游线路:即佳米路至神泉堡二级公路,路线全长3.7公里,该项目由两段组成,其中一段起于张家庄变电站,止于东方红文化产业园,全长1.7公里;另一段起于佳米公路西峰则村,止于神泉革命纪念馆,全长2公里。

  3.千里绿色长廊工程:是省政府2011年确定的一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即充分调动全社会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大力实施公路、铁路沿线绿化、美化工程,在公路、铁路两侧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绿化景观。我县从2011年开始,在境内主要道路、河道两侧和重点区域的荒山荒地、坡耕地实施造林绿化,三年累计投资达3000多万元,2014年预计投资1000万元,主要用于白云山滨河公园建设。

  4.四城联创:我县“四城联创”工作于2013年8月13日全面启动,总体要求和目标是:以县城为重点,辐射周边,城乡联动、同步推进,用五年时间把县城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齐全、管理体制顺畅、环境整洁优美、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的省级卫生县城、园林县城、环保模范县城和文明县城。今年我县要完成省级卫生县城创建任务。

  5.COD:即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标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水体的污染程度,常以符号COD表示。

  6.两免一补: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项政策从2001年开始实施,其中中央财政负责提供免费教科书,地方财政负责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7.三馆一站:“三馆”即县上的文化馆、图书馆、神泉堡革命纪念馆,“一站”即乡镇的综合文化站。

  8.“三位一体”矛盾纠纷调解体系:是指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综治部门综合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既充分发挥作用,又相互衔接配合,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

  9.一控三降:“一控”即控制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三降”即进京非正常访、赴省重复集体访、到市重访率三个降低。

  10.“新27条”政策:2013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榆林持续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是继2008年《关于进一步促进榆林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化区域发展战略部署,推动我市实现新发展的又一支持性文件。《意见》的6大类27条政策措施,涵盖了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支持力度比原“27条”更大,范围更广。与5年前那份“旧27条”相对应,该《意见》被称为“新27条”。

  11.“百家成长、千家培育”工程: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佳县人民政府于2013年出台《佳县扶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实施“百家成长、千家培育”工程,即选择100个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的中小企业作为“百家成长”企业,由县上重点扶持,促其尽快成长;在销售收入较好的中小企业中,确定1000家为“千家培育”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促其加快发展。

  12.两城两轴三重镇二十社区:两城即榆佳新城和佳州老城),两轴即榆佳高速—沿黄公路沿线城镇发展轴、朱家坬镇、通镇、朱官寨镇、金明寺镇、乌镇沿线城镇发展轴,三重镇即通镇、乌镇、坑镇,二十社区即每个乡镇重点建设一个大社区。

  13.“五个一”工作机制:是县委、县政府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而确定的重大举措,即一个项目、一套班子服务、一个主管领导牵头、一个法人代表、一套实施方案。

  14.环保“三同时”制度: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我国以预防为主的环保政策的重要体现。即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15.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16.一岗双责:“一岗”就是个人职务所对应的岗位;“双责”就是相关人员不仅要对所在岗位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还要对所在岗位的党风廉政建设等其他工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