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  打印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27日在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6-02-29 18:03    浏览次数:次    

佳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生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我县改革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科学应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不利影响,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县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对佳县未来发展满怀信心,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44亿元,增长8.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92亿元,回落0.8%;实现财政总收入1.68亿元,回落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26亿元,增长1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42元,增长10.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484元,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74元,增长9.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9亿元,增长5.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亿元,增长11.8%;各项存款余额35.57亿元,增长9%;各项贷款余额14.36亿元,增长3%;三次产业比重为26:27:47。主要经济指标达到预期目标,实现了“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 

  一是新型工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榆佳工业园区产业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陕西有色天瑞多晶硅项目综合办公楼主体建成,厂区建设完成了桩基工程和主要设备订购;榆能集团120万吨真空盐项目完成场平工程和部分设备订购;天宝与法国ENGIE合资的300万方天然气液化综合利用项目、国内陆上最大的2×300万吨物流调峰基地成功签约,10亿方用气指标全部落实,正在进行输气管线铺设;恒生镁业新建5万吨镁合金、华创60万吨热电联产等项目稳步推进。园区全年完成投资24.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 1.2亿元、工业增加值0.45亿元。全县招商引资额达407.4亿元,到位资金23.87亿元。

  二是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红枣产业不断壮大。启动了红枣无公害生产基地整县环评认证工作,“枣缘红”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并成功申报省级名牌产品,益民公司研发出红枣果酒及枣多糖提取技术,建成了年产红枣果酒1000吨、枣多糖200吨生产线。全年新建大棚红枣400亩,完成低产枣园改造6万亩,建成红枣防雨设施试验示范基地11个,降低树体2万亩。红枣“强力降高塑形”丰产技术收到了增产提质防裂的显著效果,荣获“2015年榆林市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全县红枣喜获丰收总产量达6亿斤,举办佳县红枣采摘节,出台重奖红枣收购大户、贴息扶持、电商营销等七项措施解决红枣滞销难题,全县红枣已销售3亿多斤,价格持续攀升,佳县红枣品牌正在走红。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省级龙头企业1个,市级龙头企业2个;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认定县级示范家庭农场11个;建成市级一村一品百强示范村2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全县粮食总播种面积稳定在76万亩,粮食总产量6.9万吨,实现种植业总产值6亿元;王家砭东奥牧业养殖基地出栏生猪3.2万头,全县牛、羊子、生猪、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93万头、50.63万只、31.22万头、75.47万羽,实现畜牧业总产值5.1亿元。劳务输出5.9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13亿元。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29处,新建、加固淤地坝100座,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65.53平方公里,实施通村公路358.6公里,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954公里,农村公路通畅率达到95%。

  三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佳县成功创建为全省十大旅游示范县,建成省级旅游特色名镇1个、省级旅游示范村2个,初步形成了以“一山一河一城一寺一园一馆一民居一遗产”为主要内容的葭州风情旅游品牌。完成了《佳县旅游总体规划》等7个规划,白云山生态停车场建成投运,滨河公园完成绿化工程,道教文化长廊、东升停车场正在建设。东方红文化产业园东方红阁、生态停车场、东方红大剧院主体建成,商业步行街开工在建。神泉堡革命纪念馆、云岩寺旅游景点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赤牛坬村入选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神泉等5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木头峪等3村入选省级传统村落。全年接待游客3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亿元。

  四是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年初确定的40个重点项目已建成14个,开工在建24个,2个正在推进。神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打通了我县连接神府的能源通道。榆佳路县城至通镇段升级改造、佳米路刘家山至申家湾段路面整治、神佳路凉水井至王家砭段改建工程全部完工。佳州大酒店投入运营,领导干部周转房、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法院审判法庭项目通过整体回购存量房渠道解决,现已完成合同签订等工作。

  五是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老城区服务功能日臻完善。省级卫生县城获省政府授牌,省级园林、环保模范县城创建工作强力推进。完成山城西路、山城南路改造项目尾留工程,硬化改造城区巷道达到28条,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验收投运,城区公交正常运营,城区水洗公厕达到14个,城区气化管网覆盖率达90%,绿化、亮化、净化同步跟进,县城保洁工作受到各界赞扬,市民文明意识明显增强,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城镇化率达到34.94%。榆佳产业新城建设框架拉开。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景观大道亮化、绿化、美化、给水工程全部完工,长兴路、榆佳九路建成投运,能源大道、幸福路完成路基土方、管网工程,吉园路完成路基工程,园区“两横五纵”路网基本形成。供水工程、供气、供热、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项目正在建设。园区王寨4000方应急调水工程、佳县中心敬老院、救灾物资储备库完成建设,佳县福利中心主体完工,1596套移民搬迁安置社区住宅楼具备交付条件。市级示范镇坑镇过境线堤防工程、佳吴公路镇区段道路升级改造、滨河公园等项目建成;市级示范社区赤牛坬第四期民俗博物馆主体、民俗文化村中心广场硬化等工程建成。

  六是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抢抓全市“五年生态建设绿化大行动”机遇,完成植树造林2.7万亩,实施园区、榆佳高速千里绿色长廊工程和县城主干道、高速公路出入口及周边石坬绿化工程。建成省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村3个、市级生态乡镇4个、市级生态村12个。县城大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348天。集中清理非法采砂点31处,城乡环境卫生明显改观。

  七是民生事业持续进步。按照兜底补短要求办好民生,严格落实“两个80%”指标,全年投入民生资金14.58亿元,占总支出的82%。教育方面,佳中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新建教学楼、公寓楼项目开工在建,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13所,维修改造中小学14所。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兑现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2545.7万元,投入教育公用经费1317万元,发放困难幼儿生活补助和高中国家助学金158万元,发放大学生助学贷款1738万元。医药卫生方面,县医院创二甲医院沟沟渠院区完成土地收储,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完成疾控中心和5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新建44个村卫生室,全县医疗卫生镇村一体化管理率达到100%,药品“三统一”配送率达99%,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达标率达9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99‰以内。文体广电方面,新建农村文化广场24个,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佳县特色小吃、手工漏粉申报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全年送戏下乡432场次,放映电影8260场,免费发放图书3100余册。社会保障方面,公开招聘播音员4名、硕士研究生20名,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788人,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7%以内。全年发放城乡低保、救灾等各类保障资金1.09亿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做到了应保尽保,1567名“五保”老年人被纳入政府供养范围,高龄津贴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建成百人以上敬老院3所、幸福院22家、老年餐桌8家,特别是佳县福利园区六位一体建设和医养结合管理模式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完成南湾保障房附属一期工程,建成保障房1066套,分配保障房141套,完成棚改安居工程305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376户。脱贫攻坚方面,制定《佳县“三年稳定精准脱贫,五年全面建成小康”战略的实施意见》,全面打响全县脱贫攻坚战,落实了包抓责任,选派了驻村第一书记,建立了所有贫困户户户有包抓干部、不脱贫不脱钩的工作机制,全年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6686万元,落实了一批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项目,驻村联户结对帮扶贫困户7421户22773人,31个整村推进、30个中央彩票公益金、贫困户生产发展、世行五期等项目全部完工,佳粮嘉园移民搬迁项目交付入住。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加大精准识别力度,做到有进有出,通过当年扶贫和精准核实,全年贫困人口由54431人减少到35431人。

  八是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完成公车改革、“多规合一”、农村改革等94项中省市下达改革任务和老年餐桌、集中年检、集中考核等23项自主改革任务,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理编制了“权力清单”和《行政审批事项目录》,行政审批项目承接74项、保留181项、清理212项、取消32项全部上网公布,撤村并村与村“两委”换届工作同步推进、顺利完成。精简部门5个、乡镇3个。县政务服务中心“一窗受理、一次审批、一站式”服务运行模式及“高效、便民、规范、廉洁”的网络服务体系获得广泛点赞。

  九是社会管理不断完善。信访形势持续好转,全年受理信访案件300批1570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批次下降15.9%、人次上升17.1%,实现了“一控三降”目标。社会治安平安和谐,全年共破获刑事案件103起,查处各类治安案件192起,新建城区公共视频监控25个、装置探头148个。在全市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调查中名列前茅。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全县累计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3起,死亡2人,受伤16人。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十是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坚决查处“四风”问题。全县共查办违反中央八项规定53案60人,清理“吃空饷”人员12人,辞职辞退公职人员29人,开除公职3人;拍卖涉改公务用车30辆,压缩“三公”经费32.8%、620.59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同比下降2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同比下降38.55%,全年通过审计核减工程投资7666.85万元,偿还政府债务1.4亿元,之前历届政府旧账基本还清。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49件、政协委员提案43件,办复率均达100%。

  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成效明显。双拥共建活动取得新成果,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司法、消防、物价、工商、质监、宗教、残联、老龄、县志、保密、档案、气象、邮政、金融、通讯、保险、盐务、烟草等工作均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我县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类自然灾害挑战,在解放思想中开拓创新,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奋进,实现了经济大发展、城乡大改观、民生大改善、形象大提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一是县域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6%,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相继突破2亿元、1亿元大关,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由南六县的最后一位上升到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5.7倍、3倍、3.6倍。2012年战胜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获得“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和“陕西省工业增长速度前十名”奖,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获得榆林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奖。2014年在财政部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考评中,佳县荣获全国第54名、全省第3名,荣获民政部“2014年度五保供养先进集体”奖,2015年获得全省双拥模范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旅游示范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获得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县、连续五年获得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多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二是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实事。五年间全县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43亿元,是上个五年的10倍,实施了31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榆佳、神佳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结束了佳县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沿黄公路全线贯通,新增农村公路672公里,全县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榆佳、神佳高速公路为骨架,302省道、沿黄公路为支撑,6条县道公路为补充,通乡、通村公路为脉络的交通运输网络;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38处,完成水保生态治理325平方公里,落实了一批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和生态项目,脱贫基础更加扎实,五年脱贫7.86万人;实施了15公里市政道路改造和背街小巷治理、县城水源井改造工程,新建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全县20个乡镇实现了垃圾填埋场全覆盖,开展了“四城联创”,县城品位得到提升,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招商引资环境显著改善。

  三是三大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强势崛起。榆佳工业园区储备土地20多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24家,投资总额400多亿元,其中全球500强企业有美国REC公司、法国ENGIE集团、中国电建集团3家,项目全部落地在建。2013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集中区,正在申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能源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园,将成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一极。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红枣产业稳步提升,基本形成黄河沿岸长85公里、宽15公里的连片枣林带,其中挂果林60万亩,盛果林40万亩,建成“益民”和“陕北红”两个红枣果酒加工企业,引进山西天骄集团10万吨红枣浓缩液项目。成功注册“佳县油枣”地理商标,统一了全县红枣销售包装。佳县泥河沟古枣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2个,建成国家农民合作示范社2家、全国农民合作加工示范单位1家,红枣产业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佳县羊肉、手工挂面、生态猪肉、小杂粮等特色品牌不断壮大,现代特色农业水平显著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全面提速。佳县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示范县,白云山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国家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1个、省级旅游示范村2个,推出“葭州风情两日游”精品线路,新建东方红文化产业园、赤牛坬民俗博览馆,以传统村落为载体的乡村旅游正在兴起,2015年来佳客流量、旅游综合收入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6倍、4倍。成功打造了三大产业的升级版。

  四是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破题之举,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布权力清单,大力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对外开放短板加速弥补,实际利用外资4.2亿美元,实现了零的突破,经济外向度不断扩大,佳县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五是社会事业再上台阶。累计投入63.8亿元,实施民生工程130余项。校安工程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新建中心幼儿园23所,改扩建幼儿园17所,维修改造中小学校29所,佳中办公楼、佳一中教学楼建成使用;基层卫生院、周转宿舍项目全面实施,中医院、疾控中心医技楼建成投运;城乡文化繁荣,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村村有”、体育工程“村村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跑赢生产总值,就业水平稳中有升,社会保障惠及城乡各个群体,1466户居民通过保障性安居工程迁入新居,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六是调处信访积案和清偿政府性债务工作成效显著。通过依法调处、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成功化解长达十多年的6起个体上访老户和7起群体上访积案,123起上访积案息诉罢访,信访形势持续好转,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优化财政支出,2012年至2015年累计清偿债务7.42亿元,为各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绩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我们坚持把推进发展作为首要职责,积极谋全局、抢先机、争主动,整体工作抓统筹,重点工作抓突破,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上亮点纷呈。我们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有力抓手,全力争投资、抓引资、扩投入,引进了一批好项目、建成了一批大项目,积蓄了发展后劲。我们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重要引擎,实施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有效破解了要素制约,优化了发展环境,提振了发展活力。我们坚持把以民为本作为根本宗旨,将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努力解决就业、就医、就学、养老、住房难问题。我们坚持把团结干事作为发展基石,全县干部群众同心同力、众志成城,办好了一批实事,办成了一批大事,为“十三五”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五年的风雨兼程,五年的合力攻坚,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携手共进、奋力打拼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老干部、老同志,向驻佳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佳县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当前,佳县发展正处于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关键时期,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总量偏小,追赶跨越的压力较大;产业发展层次不高,加快转型升级的任务繁重;农村基础建设较为滞后,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政务服务跟不上发展需求,在优化环境、搭建平台、转变作风等方面还要做出更大努力,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十三五”是佳县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的爬坡攻坚期,更是与全国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展望未来五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考验同在。从改革机遇看,国家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市大力推进“调转促”,为实现佳县跨越崛起创造了更多发展空间。从地缘优势看,我县处于中西部交汇、吕梁山片区等重要区域节点,积极呼应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吕梁山片区区域发展战略,将为佳县借力借势加快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从自身发展看,通过多年发展,我县工业产业、特色农业和旅游服务业积淀了厚实基础,具备向更高目标迈进的条件。但作为欠发达县份,我县经济发展仍面临着“提速”与“提质”的双重压力。我们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开创佳县发展新局面。

  基于以上分析研判,“十三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坚决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统揽全局,以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为主线,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总基调,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适应新常态的体制和发展方式,全力推进“工业强县、产业富民、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大战略,大力发展以能源化工为龙头的现代工业体系,以红枣精深加工为龙头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完成精准脱贫任务,全面建成小康佳县。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亿元,年均增长11.7%;财政总收入完成3.6亿元,年均增长16.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亿元,年均增长1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5.65亿元,年均增长31.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亿元,年均增长13.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000元以上,年均增长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000元以上,年均增长9%。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开创转型升级新局面。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现代农业、旅游服务业为支撑,夯实稳增长根基。主攻“十亿企业、百亿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光伏材料、盐化工、镁合金、LNG四大产业集群,力争上市企业3家以上。深化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加快全域旅游开发,打造宗教文化民俗、红枣之乡休闲度假、晋陕峡谷风情观光、红色革命教育、农耕文化特色乡村五大旅游板块,争创白云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实施绿色增效、品牌建设、科技推广、主体培育、改革创新“五大示范行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打造红枣、羊肉、生态猪肉、小杂粮、手工挂面等农业区域板块,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互联网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争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坚持协调发展,构建城乡统筹新格局。按照“一尊重、五统筹”理念,着力打造山水田园城市、特色风情小镇、全域美丽乡村。加强对城镇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优化城市设计,促进“多规合一”。推进县城北扩西延南拓,加快古城保护开发和背街小巷改造,加快佳芦河等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建设“海绵城市”。按照“一乡一景、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创建特色风情小镇,力争五年内完成12个镇政府所在地集镇整治;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每年至少建成20个中心村。结合乡村旅游发展,逐步变美丽乡村为美丽产业,发展美丽经济。

  ——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新家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佳县。合理开发建设,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推进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林相改造,全县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7.5%。争创榆佳工业园区为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推进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6%以上。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坚持开放发展,争创区域竞争新优势。充分发挥我县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大力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建设“三纵五横”县域主干路网,打造“外畅、内通、景连”的开放性交通网络。积极探索专业化、市场化招商模式,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培育工业园区跨境电子商务基地、出口基地,深化行政审批和商事制度改革,打造透明高效的发展环境。

  ——坚持共享发展,实现小康社会新目标。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要求,统筹社会发展,保障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普惠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7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实现整县脱贫目标。完成城乡电网改造,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和县域全覆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大力提高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在省市位次进一步提升,2017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摘帽,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2016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达到37.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回落30%,达到40亿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增长0.4%,达到1.0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达到2.97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8%和9.7%,达到25758元、8967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等指标控制在市上下达的目标之内。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第一,以推进新型工业为主导,增强经济牵引力。一要加快榆佳工业园区建设。产业方面,持续做好“保姆式”服务,全力保障陕西有色天瑞多晶硅、榆能集团佳县盐化120万吨真空制盐项目年底前全部建成,力争实现试生产;天宝100万方LNG项目上半年实现试生产,天宝与法国ENGIE合资的200万方LNG项目、2×300万吨LNG物流调峰,恒生镁业与香港世纪阳光集团合资新建5万吨镁合金、4万吨还原罐、扩建至4万吨金属镁项目于上半年开工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实现产值2亿元。基础设施方面,榆佳快速干道、幸福路、吉园路、榆佳七路、榆佳八路、朱家坬110KV输变电工程于上半年建成投运;榆佳工业园区供水工程、园区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景观大道(一期)给水工程、榆佳六路、园区南环线市政道路、新城幼儿园、新城小学、新城消防站、天然气输配工程、县职工俱乐部年内建成投运,力争榆佳工业园区建成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能源国际合作产业园。二要推动全民创业。建立科学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和激励机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将全民创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重奖优秀企业、突出贡献企业家和有功人员,促进银企项目对接,催生个体户向企业转型。鼓励支持民营企业与央企、省企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双赢发展。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5亿元,增加值6.5亿元。三要狠抓招商引资。围绕光伏、塑料、铝镁合金、红枣、小杂粮、肉类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领域重点招商,推动产业向精深化方向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全年引进项目资金100亿元,到位资金20亿元。

  第二,以推进现代农业为主线,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持续做强红枣产业。狠抓有机红枣基地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强力降高塑形”、施用有机肥、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加强科学管护,促进提质增效,全年完成低产枣园改造5万亩,新建精品枣园500亩。陕西真华萃生物科技10万吨红枣浓缩液项目建成投产,益民1000吨果酒、200吨枣多糖生产线于上半年投产达效,益民公司与陕西中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的现代农业有机产业链项目,与江苏枣缘红商贸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的“红枣维生素冲剂”“红枣酵素营养液”项目开工建设,新建红枣保鲜气调库2座,办好红枣采摘节,启动中国红枣检测中心项目。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积极发展大棚蔬菜、大棚瓜果等高效农业项目,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76万亩,完成全覆膜玉米种植4万亩,脱毒洋芋20万亩,优质小杂粮40万亩,栽植山地苹果3000 亩。全县牛、羊子、生猪、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9万头、45万只、30万头、70万羽,实现畜牧业总产值5亿元,人工种草3万亩。持续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完成佳县红枣、羊肉、猪肉、小杂粮生态原产地产品认证工作。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创新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稳步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加快土地确权登记,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注重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走农业产业化路子,打造“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全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3500人次,劳务输出5.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5亿元。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70处,解决2.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和改造基本农田5000亩,发展节水灌溉2500亩,新建、加固淤地坝100座,争取跻身中央小水项目建设重点县。实施通村道路100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加快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按照“扶大、扶强、扶优、扶新”原则,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功能,鼓励多种经济成分投资发展以“良种服务、农产品现代物流、新型农技服务、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中介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农业担保与保险”为重点的农业现代服务业。

  第三,以创建白云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主抓手,打造区域旅游目的地。启动白云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完善创建规划,挖掘文化内涵,突出葭州风情特色,推动转型升级,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全面加强白云山景区建设。白云山道教文化长廊、东升停车场、污水管网提泵站、垃圾转运站、滨河公园廊亭步道、神路沟综合治理、庙院广场硬化、白云山消防等项目建成投运;完善景区围栏、二次检票工程,新建景区周边村通行道路;完成景区及出入公路两侧亮化工程,完成景区天然气气化工程,启动白云山庙宇除险加固、游客服务中心项目,推进白云山道教学院建设,对旅游区宾馆、饭店、游乐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持续打造葭州风情游品牌。东方红文化产业园东方红阁、东方红大剧院完成内装工程,商业步行街、沿黄路上山步道及停车场年底前建成投运,佳县历史文化展览馆开工建设,建成神泉革命纪念馆停车场,争取赤牛坬村民俗馆、神泉堡纪念馆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泥河沟古枣园完成设计开工建设,启动榆佳高速公路县城收费站出口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加强旅游宣传促销。不断提升“神奇白云山·魅力铁葭州”新形象,挖掘道教文化、民俗文化、黄土文化和红色文化,积极发展山水风光游、文化文物游、休闲农业游、乡村度假游,申报白云山庙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编辑出版非遗系列丛书。加快以书画、泥塑、木雕、刺绣、剪纸为代表的文化产品开发,发展以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创新旅游开发经营管理模式。鼓励、支持旅游景区通过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多种方式,引进理念新、有实力、有品牌的战略合作者参与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按照“以销定产、市场倒逼”原则,由战略投资者负责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业态管理。全年接待游客3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

  第四,强化筹资举措,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要创新方式融资金。主动对接国家政策,创新融资平台管理,探索运用PPP融资模式,切实加大融资力度。实体运作佳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东方红投资有限公司,争取获得国家专项债券资金,逐步实现“以园养园”;鼓励并帮助有能力、有潜力的企业积极上市融资。要千方百计引资金。实施“筑巢引凤”工程,通过白云山5A级景区、东方红文化产业园、葭州古城旅游开发等项目积极引进内资、外资,加快项目落地建设。要加大力度争资金。把争取上级资金作为部门考核的硬指标,用足、用活财政省直管县扶持政策,加大对接协调力度,最大限度地争取各类转移支付资金、吸聚各类资金投入佳县建设。

      要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初步确定年内实施重点建设项目 38个,概算总投资18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亿元。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和部门包抓责任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建立重点项目稽查评估、定期汇报和联席会议制度,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完成中兴路(中沟—兴隆寺)、大清路(大社—清河口)升级改造、沿黄路高危边坡整治工程和通稍(通镇—稍店则)路、佳吴路升级改造前期,县城新体育场建成投运。要着力包装大项目。科学研判形势,认真解读政策,摸清发展实情,做实项目前期,精心策划、包装、储备一批近期建设项目和“十三五”实施项目,确保项目“随要随有,随需随用”。要着力争取大项目。充分利用各种扶持政策,加大项目衔接、争取力度,最大限度地把扶持政策转化成具体项目,以项目建设为第一抓手,上项目促发展,靠项目调结构。

  第五,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带动作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县城引领带动作用。以绿色、智慧、人文为主题,坚持地上地下并重,实施好城区绿化、亮化、净化、文化项目。继续实施背街小巷整治工程,完成县城东、西、南三个出入口形象环境提升工程,完成佳中污水提泵站、黑龙庙拐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改工程,实施剧院改造工程,新建地下停车场、人民广场,建成申家湾大桥、吕家坪大桥,加快古城步行街管网改造。积极鼓励、引导农村群众到县城就业、居住,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积极化解房地产库存。完成《佳县县城总体规划》《佳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报批,编制《佳县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乡镇建设性详细规划、重点村庄总体规划,启动葭州古城保护开发规划设计,做好佳县高速公路出口至白云山景区一级公路的前期工作。提高城镇承载能力。结合各乡镇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强化县城和城镇产业协作协同,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通镇、坑镇、乌镇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商贸镇,推动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特色发展。各乡镇都要深挖潜力,齐头并进,促进全县特色城镇加快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大力实施完善提升、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推进改房、改水、改厕、改能、改路“五改”工程,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宜居宜业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带动和促进全县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加快推进县城创建工作。抓好省级卫生县城保洁巩固、省级园林县城整改提高工作,推进省级环保模范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加强古城城墙保护修复和城区环坡绿化,力争年内省级园林县城通过达标验收,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进一步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落实城市管理主体责任,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数字城管,落实网格化管理模式,强力整治城区交通、市场秩序,加快推进环卫、绿化、垃圾处理市场化改革,着力塑造文明有序、整洁卫生的城市新形象。

      第六,狠抓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和河流整治,继续实施通道绿化、荒山绿化、退耕还林后续工程和天保公益林建设,全面推进义务植树,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全年完成植树造林1.5万亩,抓好神佳高速、沿黄公路两侧及榆佳工业园区周边绿化,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33.5%。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启动佳芦河县城段综合治理、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治理水土流失65平方公里。推进环保第三方治理,完成县城燃煤锅炉和餐饮炉灶天然气化改造;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1.1%、氮氧化物削减2%、COD削减1%、氨氮削减1%,县城大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300天以上;完成王家砭、刘国具环境连片整治,建成2个市级生态镇、10个市级生态村,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第七,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全面落实《佳县“三年稳定精准脱贫,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的实施意见》,坚决打好“五个一批”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年脱贫41村、7500 户、18058人。扎实抓好异地搬迁脱贫。园区集中移民社区、佳粮小区、王家砭镇高武沟、方塌镇谢家沟集中移民安置点建成投运,全年新搬迁移民1573户5402人,抓好配套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抓好产业脱贫。积极培育壮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实现增收致富;鼓励龙头企业以直接帮扶、股份合作等形式带动,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扎实抓好基础设施脱贫。下大力气解决贫困地区水、电、路、讯、房、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夯实脱贫基础。扎实抓好教育文化脱贫。对贫困家庭子女,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大学给以“一条龙”帮扶,实现农村应届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项目全覆盖;通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为贫困户提供免费有线电视服务。扎实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脱贫。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贫困家庭孩子优先就业,大力扶持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提高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能力,强化技能脱贫。扎实抓好大病救助脱贫。整合各类专项和慈善资金,逐年增加大病救助基金,对患有重特大病的贫困户,加大救助力度,尽最大努力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扎实抓好驻村脱贫。认真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机制,因人因户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要变“输血”为“造血”,加快科技惠民脱贫项目实施,坚持“帮扶到户,一帮到底,不脱贫不撤出”。扎实抓好兜底扶贫。对纳入贫困人口系统的7500名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对因病、因灾致贫的贫困户实现救助全覆盖,将60岁以上贫困人口纳入基本养老范围,将70岁以上贫困人口高龄补贴全覆盖。要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扎实推进对口帮扶、集团帮扶,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对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要加大整合捆绑力度,提高资金集中使用效率。要提高脱贫攻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精准识别和精准管理扶贫对象,做实做细建档立卡工作,逐村逐户核实贫困人口,细化识别标准和方式,确保符合标准的贫困人口应扶尽扶,不符合标准的一个不留坚决退出。决不能出现有财政供养、有车、有商品房、有出租商铺的“贫困户”,哪个地方、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要倒查责任,严肃追责问责;要建立扶贫攻坚信息平台,及时公布扶贫政策、扶贫标准、扶贫对象,以及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措施、脱贫时限等,提高群众的知晓率;要完善动态管理机制,严格扶贫对象脱贫退出标准和程序,既要防止“戴穷帽子、过富日子”的拖延病,也要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搞政绩工程的急躁症。同时,要动态调整,将因病因灾返贫的群众及时纳入脱贫范围,让他们重新走上致富道路,真正实现换穷貌、改穷业、挪穷窝、拔穷根,让贫困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不掉队。

  第八,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与后劲。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做好加减乘除法。做好“减法”“除法”即要减少对正常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减轻企业负担,化解过剩产能。做好“加法”“乘法”,即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切实提高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的生产率。二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以减少层级提高行政效能为要求,以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为重点,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快建立各单位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三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预算法制化、规范化,建立征收服务、税收管理、一级稽查和执法保障等财税管理体系。要着力抓好以“一流转五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力争农村社会服务体系覆盖面达95%以上。要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破解发展难题,凝聚发展合力。四要在“互联网+”上见到实效。互联网经济正在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旋律,我们要自觉地用“互联网+”的思维想问题、做决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完成城乡电商规划,加快推进农村宽带全覆盖,加强电商人才培训,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搭建农产品销售网络平台,扩大农超对接,加强电商营销,以互联网+带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在“互联网+绿色产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健康产业、互联网+现代服务、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卫生”等方面取得实效。

  第九,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城乡教师交流、校长轮岗力度,稳步提高初中升学率。完成王家砭高武沟等6所幼儿园主体建设,南关等5所中心小学和王家砭等3所中学改扩建工程,佳中学生公寓楼和教学楼、实验楼建成投运。加快发展医疗卫生计生事业。出台《佳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和医疗联合体建设,发展远程会诊,破解看病难问题。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发展。强化医疗队伍医德医风建设,招聘48名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完成佳芦镇等5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及周转宿舍工程建设。做好县医院迁建前期,启动榆佳新城医院建设。完成居民健康卡发放任务,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做好卫生计生合并后人员设备整合工作,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管理,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孩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发放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24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700人。继续完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切实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佳县福利园区建成投运,新建日间照料中心4个、农村幸福院34个、农村社区10个,佳县公益性公墓项目完成一期建设。全面完成保障安居工程任务,改造棚户区400户,建成公租房388套。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推进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做好送电影、送戏下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继续加强非遗挖掘与保护工作。打造精品节目,加大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力度。组织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提升佳县软实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认真落实信访、维稳、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和“属地管理”原则,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妥善解决重点信访案件,夯实乡镇信访工作责任,发挥村干部在解决民间纠纷中的积极作用,处理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关乎社会稳定的敏感问题,防止各种矛盾、问题和纠纷叠加共振,确保各项事业都能在复杂环境中稳中求进;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和基层综合服务管理,不断完善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普法教育机制,加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扎实推进“平安佳县”建设,做好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保持社会大局平安稳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道路交通、森林防火、防汛、消防等安全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政府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努力建设务实、高效、廉洁政府。

  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第一原则。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生命线,政府系统必须尊法、学法、懂法、用法,依法谋事办事,依法尽职尽责,进一步完善决策程序,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终身责任制。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工商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严格执行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始终把创新实干作为第一要求。加强政策学习研究,坚持用新思维破解难题、用新举措推进发展,拉高标杆,自我加压,市内争一流、省内争位次、行业争先进。实行目标引领、问题导向、项目推动和责任包抓,确保工作执行有力、项目落地有声。建立政府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强化刚性约束,加强考评结果运用。下大力气精文减会,干在一线、拼在一线,全力解决产业发展、项目推进、要素保障中的困难和问题。

  始终把廉洁从政作为第一准则。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府性投资、国有资产、工程建设、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监管和审计,严查严惩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坚持厉行节约,规范公务接待,完成公车改革。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整治懒政、庸政、怠政,打造勤勉敬业、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始终把便民利民作为第一宗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企业登记“一表制”、基建项目“一费制”、审批办件“一站式”。完善县乡村三级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网络,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视频会议系统使用率,方便基层,服务群众。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资源向农村倾斜,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各位代表,蓝图已绘就,扬帆正当时。让我们在中共佳县县委的领导下,团结全县人民,以更振奋的精神、更争先的勇气、更务实的作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克难奋进,为按时完成精准脱贫任务、与全国全省全市人民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附:《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一山一河一城一寺一园一馆一民居一遗产:分别指白云山、黄河、葭州古城、香炉寺、东方红文化产业园、神泉堡革命纪念馆、木头峪古民居、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泥河沟古枣园。

  2.一尊重、五统筹: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一尊重”指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五统筹”指: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能力,统筹生产、生态、生活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题。

      3.海绵城市:也称“水弹性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4.林相:亦称“森林的外形”或林层。一是指林冠的层次,分为单层林和复层林;二是指森林的林木品质和健康状况。林相改造是对林木的形态、种类进行调整、更换,以达到美观、经济、适用的目的。

  5.智慧景区:指景区能够通过智能网络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资源、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优化再造景区业务流程和智能化运营管理,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实现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对旅游者的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PPP融资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通常译为“公共私营合作制”,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7.以园养园:是指强化经营园区理念,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园区建设,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增加土地收益,盘活产业资源、政策资源及存量资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增加园区自身“造血”功能,使更多资金投入园区持续发展。

  8.一流转五体系:“一流转”指农村土地流转;“五体系”指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农村金融支持体系。

  9.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10.“快递下乡”工程:旨在通过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农村电商服务,支持地方和行业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电商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标准体系,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