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  打印
“旅游+特色产业+循环经济”模式带动脱贫
——坑镇赤牛坬村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9-11-15 16:37    浏览次数:次    

一、导读

脱贫攻坚工作的初级阶段是确保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终极目标是要为农村兴产业、谋发展,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为了完成这两项重要目标,赤牛坬村结合自身的村情实际和资源优势,研究制定了“党建领航,公司带动、产业支撑、农民增收”的总体战略目标,全面助力该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为周边村落乃至周边乡镇起到了脱贫示范作用。

二、基本情况

赤牛坬村位于佳县城南40公里的黄河近岸,是一个典型的陕北黄土高原传统村落,该村共有耕地面积2500亩,其中枣林面积2100亩,人均枣林2亩,全村共282户、1008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173人,在册贫困户5户

9人。村内环境优美,村民民风淳朴,是远近闻名的历史名村和红枣名村。

2009年,该村确立了以黄土高原农耕文化和传统民俗为主题的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先后建设了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民俗文化展览馆,共建成展区六个大小展室68个,展区总面积达16800平方米,馆内展品50000余件,经过几年的努力,该景区于2015年9月开始正式对外开放,并在2016年12月被评为全国AAA级旅游景区,无论从展品的数量、种类以及布局都在西北区域首屈一指,再加上其实景体验式的场景展出形式更是让游客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要,使得旅游产业的发展也随之蒸蒸日上,2018年全年累计客流量达30万余人次,“贫困村”摇身变成了“示范村”

三、主要做法

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做大做强,带来了巨大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也同时为村内和周边的群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此,村“两委”会充分借助赤牛坬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搭建的平台,积极探索旅游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的契合点,创新性地推出了“旅游+扶贫”深度融合的脱贫新模式,并已初步形成了“旅游经营、旅游务工、旅游产品、旅游分红”四种有效的旅游扶贫业态,在发展和壮大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同时,也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参与其中,脱贫致富。

(一)旅游经营,促动脱贫

客流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村内的餐饮业、服务业以及游乐行业等衍生产业也不断的发展和壮大,目前全村已经兴办了农家乐26家,餐馆货摊4家,游戏娱乐7家,其中贫困户17户,占到了总数的46%,年度增收额达74万元,极大的带动了群众通过旅游行业增收致富的热情。

(二)旅游务工,引导脱贫

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也为村内和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大型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剧中的演员全部来自于村内的剩余劳动力,经过前期的培训,目前已有固定参演人员130余人,其中贫困户45人,占总人数的37.5%,每人每场演出完毕可获得20元的报酬,年出演场次可达170余场,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我们的贫困群众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更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的自信和勇气。除此之外,我们景区还为贫困群众优先提供后勤、环卫、临时用工等就业岗位32个,不仅送来财富,带来物质上的脱贫,更重要的是带动贫困人群精神上的脱贫,因而是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三)旅游产品,带动脱贫

充分发挥村内养殖、加工等合作社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全力创建以“绿色、生态,有机”为特色的农特产品,借力“赤牛坬”的品牌效应,为周边群众的农产品打通了销售渠道。2018年累计销售红枣、小米、绿豆等小杂粮12吨,创收总值达7.2万元。同时还积极探索地域特色产品的深加工,比如枣糕、黄馍馍等,实现了农产品价值的翻番,使得贫困群众能够获得更多的受益,也全面带动了当地贫困人口就地参与旅游经营服务,实现了产业化的脱贫方式,具有较强的造血功能。

(四)旅游分红,助力脱贫

为了全面保障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将旅游景区承包给了管理更为专业的榆林市大美乡村旅游有限公司,既为旅游产业的壮大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也确保了村集体经济的稳定收益。与此同时,村两委会每年还将承包费的一部分用于村内群众的利益分红,使的村内的老老少少都尝到了旅游资产收益的甜头,每人分红110元,随着旅游产业发展的稳步增长,分红金额还会逐年增加,这也为我们的贫困群众带来了真真正正的实惠和帮助。

四、实施效果

短短几年,赤牛坬民俗文化旅游村已经逐步从观光游向体验游、互动游转型,实现了从基础版的观光旅游到升级版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的大步跨越,让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文化旅游等全方位服务逐步成为现实。

“旅游+扶贫”的创新模式不仅正在帮助赤牛坬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也增加了一个陕北黄土高原沟壑中小村庄的发展信心,更让周边4乡16村成千上万老百姓有了追赶超越的致富前景,为实现他们的小康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五、点评

赤牛坬村坚持以乡村旅游这个新兴产业作为发展核心,以传统的红枣产业、养殖业、加工业为侧重点,以餐饮业、娱乐业以及民宿产业等旅游衍生产业为辅助,全面组建了一股初具规模的“农旅综合体”产业新势力,通过产业发展的引导鼓励贫困户进行农业生产,为村内的贫困群众提供旅游产业的就业岗位,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积极参与旅游产业和衍生产业的发展,增强了他们发展产业的信心和积极性。现在的赤牛坬村已经在乡村旅游带动下,向着“村美、民富、产业旺”的目标全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