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  打印
高唱东方红 建设新家乡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6-04-27 14:44    浏览次数:次    作者:侯军科

 通镇党委书记  李亚军

 

      佳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伟大革命颂歌《东方红》的故乡,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佳县县委、县政府充分借助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壮美神奇的自然人文景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全力打造“西北文化旅游强县”。

      一、佳县旅游文化产业资源概况

      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县境内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23.9公里,总土地面积2029平方公里。全县辖12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316个行政村,总人口27万。按不同地貌特征,全县可分为北部风沙区(占30%)、西南丘陵沟壑区(占48%)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占22%)三部分。佳县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400余毫米,天气多干旱少洪涝。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5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44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26亿元。

     佳县境内文物遗存丰富,有文物点850处,其中国保单位2处,省保单位9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1大类62项,其中国家级1项。西部神山白云山,悬天古城铁佳州,黄河奇景香炉寺,千年佛窟云岩寺等景观享誉国内;东部晋陕峡谷险峻神奇,万亩枣林风光无限,黄土文化奇葩随处可见;毛主席和党中央转战陕北,留下丰富的革命文物;农民歌手李有源唱响《东方红》,更是当代中国的一座文化丰碑,是不可替代的红色文化资源。

    (一)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佳县是革命老区。1947年,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在佳县生活战斗了100天,在这里,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一举扭转了西北战局,人民解放战争从此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在这里,毛泽东起草并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第一次公开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在这里,中共中央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从根本大法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毛泽东还为佳县留下了“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和“与时并进”的光辉题词。这些题词迄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共产党和毛主席使解放区劳苦人民翻身做主人,佳县张家庄农民歌手李有源激情创作伟大颂歌《东方红》。1971年,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响彻宇宙,传遍人间。研究《东方红》文化,弘扬《东方红》精神,唱响《东方红》品牌,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干部队伍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两黄”旅游文化资源。佳县位于黄土高原,黄河流经佳县73公里。千百年来,先辈们的辛勤耕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资源。

    距今4500年前的石摞摞山古城遗址,不仅是陕西地区时代最早的古城,而且其建筑结构之复杂、完善,形制之清楚,远远超过中国北方地区现存的其它同类古城,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黄河晋陕大峡谷蜿蜒险峻,石壁对峙,河流湍急,景色壮美,被文人墨客誉为“天然画廊”;佳县县城“铁葭州”雄居石山之巅,俯看黄河之美,是全国少有的山城精品;黄河奇景——香炉寺三面凌空,寺内观音阁建于一巨石之上,靠独木小桥与寺相连,惊险绝伦;宋代石窟云岩寺依山面河,摩崖石刻令人叹为观止;木头峪村民居保留黄河古渡风貌,建筑风格独特。

      佳县有着浓厚的黄土文化积淀,剪纸、木雕、泥塑、面捏等艺术品种丰富多彩,精妙绝伦。农民歌手李思命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在全国广为传唱,被誉为最有中国韵味的民歌;佳县手工挂面、包头肉、马蹄酥、芝麻饼等特色小吃风味独特、工艺精巧,成为陕北人民来往相赠的礼品。

     (三)宗教旅游文化资源。佳县历史上,道教、佛教、儒教、基督教都曾书写出光辉灿烂的文化篇章。最具代表的西北道教圣地——白云山道观,始建于宋元,从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开始,经过四百多年的修缮,形成今日规模。道观现存总面积达8.5万平方米。观内有壁画、碑碣、牌匾、石雕等珍贵文物,充分体现了明清两代民间艺术精华,是陕北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的结晶。

      四百多年来,一直吸引着陕、蒙、晋等省区香客游人朝圣观光,年游客逾百万人。每逢农历正月初一、四月八日(真武祖师修炼得道日)、九月九日(真武祖师飞天成仙日),道观均举办盛大的宗教活动,尤以四月八最盛,可吸引游人30万之多。

      (四)红枣旅游文化资源。佳县是中国红枣名乡。据史料记载,佳县从北魏起就栽植枣树,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佳县泥河沟村古枣园,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栽培历史最长、面积最大、品质最好的古枣林。目前古枣园内存活着100多株千年枣树,经现代科学考证,它已有1300多年的树龄。

     佳县现有枣林82万万亩,年产红枣30万吨,是陕西省第一红枣大县。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红枣产业,打出品牌,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佳县狠抓有机红枣栽培,按章操作,先后种植有机红枣近6万亩。同时县上通过对有机红枣进行认证,使佳县成为全国首个农业标准化红枣生产基地。

     二、佳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的现状

     (一)全面唱响“东方红”这一品牌,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为了弘扬以《东方红》和毛主席题词为核心的东方红文化精神,从2004年起佳县开始着手建设东方红文化产业园。产业园与佳县古城、香炉寺、白云山遥遥相望,形成一道新的亮丽风景线,建成后必定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陕甘宁红色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东方红阁、生态停车场、东方红大剧院主体建成,商业步行街开工在建。

     2001年,佳县在神泉村建成神泉堡革命纪念馆,布置了“中共中央在佳县”图片资料展厅、毛泽东等同志旧居。馆内以大量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历史照片从“扭转乾坤”、“运筹帷幄”、“鱼水情深”、“走向胜利”四部分内容充分展现了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的革命历史,展览主题突出、内容鲜明、图文并茂。2003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已被初审通过。2010年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景区
     (二)大力进行白云山景区开发建设

      白云山景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宗教旅游胜地,已由原来单一的宗教旅游逐渐向文化、休闲旅游转化。佳县对白云山旅游业开发十分重视,在完善景区设施、改善旅游形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对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启动了道路、停车场等扩建工程。改造了前后山门,硬化了白云山大戏台广场,现有供电设施全部整改完毕,陕西木雕展览馆已入驻园区,天一广场二期工程、生态停车场建成,白云山文化长廊、东升停车场开工建设,周边的任家畔村民居仿古改造也初见成效
      白云山景区道教文化底蕴深厚,游客众多,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具备创建5A级景区的基础条件。白云山道观所承载的道教文化遗产是白云山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有必要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保护好、展示好、讲述好白云山故事。景区建设将充分照顾到景区原住民利益,让原住民民居成为景区的一部分,原住民成为服务景区发展的一分子,让周边百姓富起来。
     (三) 开发“葭州古城”,加大“两黄”文化旅游建设

     佳县城建在佳芦山巅之上,形如全蝎,古城特殊的构造格局和建筑风格已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目前佳县已开始进行部分城墙保护工作,并在街道改造时,注意保留古城石头街的特色。近年来,佳县进一步发扬“葭州古城”文化特色,邀请全国知名书画家刘文西、苗重安,作家高建群、刘成章等来佳县采访采风,创作出一批文艺精品。

      赤牛坬村博览馆于2009年7月开始筹建, 2013年12月二期工程完工,整个博物馆分户外展示区、前窑展示区、后窑展示区、上平房展示区、下平房展示区和文化大院等六个展区共49个展室,展区总面积达16800多平方米,馆内展品达30000余件,全部为村民自愿捐赠。展品涉及农耕生产工具、日常生活用品、家具摆设、民间文艺娱乐、农民手工艺以及数百种陕北杂粮和红枣样品等。三期工程还新修了二十三孔窑洞展室,是陕北唯一成规模的民间自建民俗文化博物馆,也是全国最大的陕北民俗文化博物馆。同时,佳县将全力打造国家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1个、省级旅游示范村2个,推出“葭州风情两日游”精品线路。
    (四) 提升红枣文化品味,开发“枣乡农家乐”活动

      佳县紧紧围绕中国红枣名乡这一美誉,抢抓红枣发展机遇,打响枣文化品牌,吸引游客到佳县。2014年,佳县古枣园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不仅为世界认识了解中国枣文化提供了平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农耕文化,也有助于其成为陕北红枣产业的一张重要名片。

      佳县黄滨百里枣林带北起朱家洼乡,南至螅镇乡,沿黄河长达100余里。黄滨百里枣林带通过大力发展民风淳朴的“枣乡农家乐”活动,让枣文化成为“枣乡农家乐”的主线和灵魂,使农户成为“枣乡农家乐”的主要受益者。

      三、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文化旅游产业投入不足。佳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各级财政在文化旅游产业中投入严重不足,也不能有效吸引社会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短期内效益不明显。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不相适应。佳县由于交通、通信、餐饮、住宿等硬件条件不尽完善,不仅使石摞摞山、革命旧址等偏僻景点暂时难以有效开发,也制约了全县知名文化旅游景点的进一步发展。
     (三)文化旅游产业缺乏有用之才。佳县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需要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但由于经济条件差,缺乏规范的人才流动管理机制,不能有效吸引旅游文化人才。
       四、佳县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
     (一)认清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
       一是符合榆林实现“三区一高地”的战略思路。展望“十三五”,榆林将努力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区、陕甘宁革命老区统筹城乡试验区、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中国内陆开放开发战略新高地“三区一高地”。佳县全力树立“东方红”品牌,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不仅是榆林市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将对榆林市“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实施将起到明显的优化、改造和推动作用。

      二是符合佳县所处的独特区位优势。佳县承南启北、连接东西,是西北地区进入华北大经济文化圈的重要通道,也是中西部地区战略大开发的结合部,既是联接榆林能源重化工经济圈与延安、晋西北红色旅游经济圈的重要驿站,又是陕西大文化旅游业的重要一环。独特的区位优势势必带动佳县文化旅游业的大发展。

     三是符合佳县加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的需要。佳县生产条件差,地下资源现无法大规模开采,而丰富的旅游资源,丰饶的特产是佳县的金字招牌。佳县县委、县政府认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只有立足比较优势,通过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佳县的交通、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行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呈现出了“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借助旅游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目的。

     (二)进一步明确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

       佳县县委、县政府要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认真思考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问题。县委、县政府应根据佳县旅游文化资源特点、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进一步明确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思路要围绕建设“西北旅游文化强县”的目标,完善创建规划,挖掘文化内涵,突出葭州风情特色,加快全域旅游开发,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打造宗教文化民俗、红枣之乡休闲度假、晋陕峡谷风情观光、红色革命教育、农耕文化特色乡村五大旅游板块,争创白云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通过5年努力,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佳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把佳县建成旅游文化事业繁荣、旅游文化产业发达、旅游文化市场活跃的旅游文化强县。

     (三)搞好佳县旅游文化产业的规划设计

     根据佳县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战略思路,佳县应大力聘请各方面专家,对佳县旅游文化业的重点建设内容及线路开发进行科学论证,用发展的眼光,高起点、高质量、大手笔的编制了佳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绘制出佳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规划要明确提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支持县内外有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以参股、控股、联合等形式参与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管理,逐步形成“政府出资源,企业出资金”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大格局。聘请专家,对已有的《白云山景区总体发展规划》进行新一轮编制,尽快高水平编制完成5A级景区建设规划。同时,县上要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景区路、电、水、讯、宿等条件,做好旅游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的前期准备。